抗原的分类

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CD4+)参与

Note
  1.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2. 非胸腺依赖抗原(T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MJ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在刺激机体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
主要为蛋白质性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
  1. IgG
  • 有T表位+B表位

TD antigens are proteins that are processed and present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class I or II glycoproteins and recognized by T lymphocytes.
- From: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002

非胸腺依赖抗原 (TI-Ag) #MJ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Ag)是指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无需Th细胞的辅助。
主要为多糖类抗原,如脂多糖、荬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
  1. 只引起细胞免疫
  2. IgM
  3. 没有免疫记忆

TD-Ag与TI-Ag的区别 #KeyPoint

区别要点 TD-Ag TI-Ag
化学组成 蛋白质及其他化合物 多糖
化学结构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多种不同表位 重复表位
应答特点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h细胞辅助 刺激B产生抗体不需Th细胞辅助
MHC限制性 无MHC限制性
可产生IgM、IgG和IgA等抗体 只产生IgM类抗体
可刺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只刺激体液免疫
有免疫记忆 无免疫记忆
大剂量引起T、B细胞Antigen/免疫耐受 大剂量引起B淋巴细胞耐受
小剂量引起T细胞免疫耐受 小剂量不引起B淋巴细胞耐受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 异嗜性抗原
  2. 异种抗原
  3. 同种异型抗原
  4. 自身抗原
  5. 独特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 (heterophile antigen)/Forssman 抗原 #MJ

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如APO血型抗原

此类共同抗原首先由 Forssman 发现,故亦称为 Forssman 抗原,如A 组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类肾小球基底膜和心脏瓣膜以及心肌组织等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共同抗原具有分子模拟效应,即外源性共同抗原可模拟机体抗原,诱发自身免疫应答,严重者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再如大肠杆菌O14型的多糖抗原和人结肠黏膜——医考帮

异种抗原 #MJ

是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如病原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植物蛋白、治疗用动物抗血清(含抗体)及异种器官移植物等,对人而言均为异种抗原。

微生物结构虽然简单,但其化学组成却相当复杂,对于人均有较强免疫原性。临床治疗所用动物免疫血清(如马血清抗毒素)既含特异性抗毒素抗体以中和毒素,同时又是异种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马血清抗体,反复使用可致超敏反应。

同种异型抗原 #MJ

是指在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存在的特异性抗原,亦称同种抗原或同种异体抗原。
Determinants common to subsets of individuals within a species, yet differing between other members of that species, are termed allotypes.

自身抗原 #MJ

指自身组织细胞所表达的抗原

脑组织、精子、甲状腺球蛋白及眼晶状体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与免疫系统相对隔绝, 因此不能激发免疫应答。当相关部位的屏障结构被感染、外伤或手术等因素破坏后,这些成分可进入血流,即隐蔽的自身抗原被释放,暴露于免疫系统,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即隐蔽性抗原

隐蔽性抗原 #MJ

属于自身抗原

免疫豁免部位,如脑、睾丸、眼球、心肌和子宫等,由于其中的某些自身抗原成分、精子、甲状腺球蛋白、眼晶状体等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离,因此在淋巴系统的发育过程中,针对这些隔离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未被清除,而是存在于外周免疫器官中

自身组织成分的结构在感染、烧伤、电离辐射或化学药物等因素的作用下,也可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抗原表位,成为被修饰的自身抗原,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引起自身免疫病。如长期服用甲基多巴后,可使红细胞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免疫原性,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独特性抗原 #MJ Idiotypes

是一种特殊的自身抗原,存在于抗体分子的超变区。抗体作为抗原

  • TCR和BC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构象可诱导自身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用同源抗体(如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原,可刺激同种动物产生与抗体单一超变区发生反应的抗体, 说明该部位的抗原决定基的存在。此种决定基通常在任何动物都是极少量存在,不能诱导自身耐受性产生。存在于抗体分子上的单一表位称为独特位(idiotope),带有相同独特位的全部抗体分子即属于相同的独特型。独特型抗原所诱生的抗体(即抗抗体,或称Abl)称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e antibody,Ald)。Abl还可作为抗原,以Abl——Ab2——Ab3 ——Ab4•••的形式诱生次级的特异性 Ald,从而形成独特型网络并调节免疫应答。通过抗原受体的独特型也可介导淋巴细胞功能网络调节。

根据抗原是否在APC内合成分类

内源性抗原 #MJ

1. (吞噬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感染),存在于胞浆内单蛋白质抗原

外源性抗原 #MJ

1. 指APC细胞从外部摄取的,存在于*细胞囊膜系统*内的蛋白质抗原

根据诱导产生的不同的免疫应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