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被称为免疫原,也称为完全抗原。
第二节课最后,抗原概念的扩展中,PAMPs和DAMPs似乎也被认为是免疫原。
抗原特异性(antigenic specificity)是指抗原与其受体(TCR 和 BCR)和免疫应答产物抗体专一结合的性质。
epitope <-结合-> Paratope (antigen-binding site)
抗原分子中被TCR/BCR结合的最少的结构单元 -teachter
体内存在的具有不同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克隆能识别不同的抗原决定基,是抗原与 T/B 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
表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也可由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1个蛋白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
线性表位(2D)linear epitope
- A. 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多肽片段(8-18aa)
- B. 多位于抗原分子的内部
- C. 主要为TCR结合的表位 (不是线性表位T cell 不能识别)
- D. BCR也可识别
MHC I 类分子 CD8+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8-10aa
构象表位(3D)
抗原的T细胞表位: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的线性表位 (CD8+ T?)
特征 | T细胞表位 | B细胞表位 |
---|---|---|
受体 | TCR | BCR |
组合MHC分子 | 需要,具有 MHC 的限制性 | 无需,无 MHC 的限制性 |
表位性质 | 线性表位 | 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
细胞大小 | 8~10个氨基酸,适合MHC-I类分子 | 5~15个氨基酸 |
11~18个氨基酸,适合MHC-II类分子 | 或5~7个氨基酸, 较松散 | |
选择性刺激 | 细胞免疫 | 体液液性免疫应答 |
细胞位置 | 抗原分子任意位置,多在内部 | 多在抗原分子表面 |
抗原接种剂量、途径与次数
PAMP/DAMP —(属于)— 免疫原
受体:PRR
同时具有此两种性能的抗原物质称为免疫原(immunogen ),又称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如一些小分子的化学物质及药物等。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均为完全抗原。半抗原若与大分子蛋白质或多聚赖氨酸等载体(carrier)交联或结合,可具有免疫原性,即成为完全抗原。
例如: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一旦进入机体与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即可诱导特异性IgE 产生;青霉烯酸与IgE结合、交联,可介导1型超敏反应发生。